2014年1月26日 星期日

手作陶的價值

常有人會問
同樣都是陶瓷作品
你們的作品跟市集上在販賣的那些大量商品
差別在哪裡?

大量由工廠製造的陶瓷品
壓低了成本跟人力  達到大量生產的目的
所以坊間常見一個馬克杯幾百元
小茶杯幾十元  整套茶具組一兩千搞定的狀況

但有些陶藝創作者
凡事親力親為

從練土  揉土

上轆轤開始拉坯


等待風乾至皮革化程度進行修坯


待坯至全部乾燥後進行第一次的燒製(素燒)
之後經過試驗調配所需的釉藥
出窯進行上釉
進窯排窯完畢後 進行第二次燒製(釉燒)

等待降溫後出窯  如果作品沒有出現狀況
才算是真的大功告成

依大小不等的窯體
少則兩三周 多則一兩個月燒上一窯

所以一件純手製的陶藝作品 其實是花費了很多時間及精力在其中的

揉土不能包空氣  中心要定正
拉坯拉的漂亮沒用
修坯修的好看也沒用
關鍵都在最後的上釉及燒窯
只要有一個環節出差做錯
這件作品就會前功盡棄

尤其是像油滴天目這種釉色
因為市面上單價高  所以買家對於細節要求也更高
有時只是口緣的熟料浮出
碗底的氣泡未平  又或是釉的表面針孔太多
都足以讓這作品變成瑕疵品



陶藝工作者能做的  就是盡力對自己作品的細節
做出最高的要求  
盡量避免任何會造成在關鍵燒製時出現的變數




把細節處做到好  成功率自然會慢慢提高
簽上名就代表要對這件作品負責
以前在學時還不懂這道理
後來出社會後慢慢理解
手作(Hand Made)的價值就在於此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