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6日 星期日

手作陶的價值

常有人會問
同樣都是陶瓷作品
你們的作品跟市集上在販賣的那些大量商品
差別在哪裡?

大量由工廠製造的陶瓷品
壓低了成本跟人力  達到大量生產的目的
所以坊間常見一個馬克杯幾百元
小茶杯幾十元  整套茶具組一兩千搞定的狀況

但有些陶藝創作者
凡事親力親為

從練土  揉土

上轆轤開始拉坯


等待風乾至皮革化程度進行修坯


待坯至全部乾燥後進行第一次的燒製(素燒)
之後經過試驗調配所需的釉藥
出窯進行上釉
進窯排窯完畢後 進行第二次燒製(釉燒)

等待降溫後出窯  如果作品沒有出現狀況
才算是真的大功告成

依大小不等的窯體
少則兩三周 多則一兩個月燒上一窯

所以一件純手製的陶藝作品 其實是花費了很多時間及精力在其中的

揉土不能包空氣  中心要定正
拉坯拉的漂亮沒用
修坯修的好看也沒用
關鍵都在最後的上釉及燒窯
只要有一個環節出差做錯
這件作品就會前功盡棄

尤其是像油滴天目這種釉色
因為市面上單價高  所以買家對於細節要求也更高
有時只是口緣的熟料浮出
碗底的氣泡未平  又或是釉的表面針孔太多
都足以讓這作品變成瑕疵品



陶藝工作者能做的  就是盡力對自己作品的細節
做出最高的要求  
盡量避免任何會造成在關鍵燒製時出現的變數




把細節處做到好  成功率自然會慢慢提高
簽上名就代表要對這件作品負責
以前在學時還不懂這道理
後來出社會後慢慢理解
手作(Hand Made)的價值就在於此處

2014年1月15日 星期三

日式風生活茶具

這半年來  一直持續在嘗試做日式風格味道的生活茶具
從剛開始做的不倫不類
到現在慢慢的抓到了一些感覺
希望繼續摸索下去能讓自己的作品越來越成熟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調整燒法繼續試

每燒完一窯 就擬定調整下一次的燒法
油滴天目燒製的難處  並不在於釉式配方取得的困難
就算同一個釉式  也能用不同的內容物去配出數種的配方
就算是同一種配方  也會因為燒法的不同  而出現多樣的面貌
能試能玩的東西太多太多  永遠沒有試完的一天
光一種單一發色的鐵釉  就可以燒出如此多變的效果
這次的六十組試釉  約超過三分之一的釉象是穩定的
前面還有好長好長的路要走  繼續加油!
也正因此  才顯得油滴天目其珍貴之處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這個月是試釉月

新劃定了座標範圍
做了全新的六十組試釉
這個月就是不斷的用各種不同的燒法去做調整
燒完後有些新方向浮現
也再次證實  試釉是條永無止盡的路啊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輕 陶藝聯展-年輕陶藝家的展覽 即將開始!

最近受學長邀請  有幸與其他學長姐及學弟妹一起聯合展出
這也算是畢業後規模最大的一次聯展了
今日佈展大家齊聚一堂  不斷聊天哈拉  很棒的氣氛
展覽時間:10/22(二)-11/3(日)
茶會時間:10/27(日)下午2點
展出地點:新北市鶯歌區尖山埔路135號(老街尾巴)
參展陶藝家(依DM順序排列) 
卓銘順、林龍杰、林立民、林志恆、連瑜珮、陳芍伊、陳威廷、許仲恩
莊碩嘉、黃存仁、黃俊程、黃耿茂、楊千儀、蔡宗隆、羅翌慎

作品拆封
在地板上將作品排開

千儀的怪獸系列

俊程學長很有個性的絞胎杯

佈展中
想知道所有作品擺上架後有多精采嗎???
歡迎大家有空前來捧場!!!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要取名為雀屏天目嗎?


太久沒燒油滴天目
久到人家以為我不燒了....

沒辦法 現在還是克難狀態
要燒油滴還得叨擾學長 加上來回奔波
在這陣子這麼忙錄的情況下 實在有點累人..

各位做天目的大家們 都有幫自己的天目想個響亮的名稱
可是我想了兩三年還是想不到個合適名稱XD

年底結束前  除了手上在做的生活茶具外
還會想辦法再燒個一兩窯
看能不能燒出不同的釉彩







2013年7月16日 星期二

試作一些新的作品

最近在做一些
覺得自己以前絕對不會碰的
也覺得自己以前看了會很不順眼的
但做了之後
開始從裡面去找到不同的韻味
蠻有趣的
感覺又有不同的手感在其中
感謝給我機會讓我磨練的人
讓我又接觸到不一樣的東西